Search

賈奶奶的包子

每個星期四,賈奶奶來領食物時,都會問有沒有麵粉。麵粉不是固定採買...

  • Share this:

賈奶奶的包子

每個星期四,賈奶奶來領食物時,都會問有沒有麵粉。麵粉不是固定採買的項目,Food Pantry 有人捐才有。那天我說沒有麵粉,只有玉米麵粉。她說,「那也可以啊。」「那你怎麼用?」「玉米麵,我先做成燙麵再發酵,一樣做成饅頭。」「玉米饅頭我沒吃過。」「那我做了,下周帶給你。」北方口音的賈奶奶拍拍了我的手臂,拿了那包玉米麵粉。

過了一周,她在登記過後,人比較少的時候,很神秘的給了我一個紙袋,裡面是看起來很像發糕有點裂開的小饅頭。一袋十個,我分了一半給其他志工。回家蒸來吃,玉米麵饅頭軟軟鬆鬆的,還不錯。到下個星期四,我跟她說: 「謝謝你的玉米麵饅頭,很好吃。」「我下回再做花卷給你。」八十多歲的賈奶奶笑著瞇瞇眼。

賈奶奶褐色紙袋的愛心愈來愈大包,比我吃的速度快多了,她總是趁人不注意時塞給我一包,我有時候還沒機會說謝謝,她就走了。那天她做了包子,電鍋蒸了半月型的包子,我咬了一口,眼淚流了下來,是我好久沒吃過的肉包。以前會做包子給我吃的人,是媽媽。賈奶奶的包子沒有媽媽做的好吃,但是心意是一樣的。八十多歲的她,還可以把餡切得像小米粒一樣細,一顆顆包子都掐得緊緊的。

我想了又想,要給點什麼當謝禮。我去買了紅豆、黑豆、花生、核桃和杏仁。拿給她時,她不拿。我說,「我接下來開學了,星期四有必修課,再也不能來當志工幫忙了。謝謝你的包子,讓我想起了媽媽。」然後我又哭了,賈奶奶也跟著紅了眼。

「星期四不能來,那星期天呢?」「星期天?」「我蒸了包子,打電話給你。你來拿。」「啊,我怎麼能讓你忙這個。」「不忙不忙,我多蒸幾個。你來拿。」她收下那些豆子,一邊說要做豆沙。我一邊擦眼淚,一邊想,怎麼變成這樣,我以後有新鮮包子可以領,人生很難預料有什麼出乎意料發展。

上周四,她帶了二十個豆沙包子和二十個肉包子,兩大袋很沈。說讓我分大家吃,吃不完涷起來,以後吃。我又分了一半給其他志工,她們開心的不得了。豆沙餡好多,不甜不膩。肉包子混的是土豆丁(馬鈴薯)。我連吃了幾天當早餐,大同電鍋蒸著手工包子,我有點回家的錯覺。

當了幾個月的志工,我以為我是去幫助人家的,到最後反而成了盛收恩情的人啊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煮婦主力還是食物文為主,偶爾上個甜點也不過份,畢竟沒有甜點的人生也太苦悶。 煮菜喝酒的人,如果不在廚房上煮點什麼異國料理,喝上不同國家的酒,好像就少了點什麼。旅行時也得找個廚房,逛市場買菜買酒時最開心。 旅居在美國的台灣煮婦,對食物有著莫名的執著。隨著季節變換菜色,餐桌上常見法、義、台菜混合版。偶爾上點美國家常菜、英國、德國、印度、日本菜
旅居在美國的台灣煮婦,對食物有著莫名的執著。隨著季節變換菜色,餐桌上常見法、義、台菜混合版。偶爾上點美國家常菜、英國、德國、印度、日本菜。
View all posts